
每年11月東北季風吹起直到隔年2月底,台灣各地河川出海口就會滿滿撈鰻苗人潮,這些撈鰻人可能會撈到白鰻苗、黑鰻苗或鱸鰻苗,也可能撈到蝦苗或烏魚苗。但他們的主要對象是日本鰻。新聞裡常報導的小小一尾鰻魚苗100多元,講的也都是日本鰻。
但也因為鎖定日本鰻,這樣的生物針對性,加上每年夏天日本土用丑日鰻魚節短短幾天就會吃掉上億尾鰻魚,如此的大量食用加上棲地環境破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組織(IUCN)已於2014年將日本鰻列入紅皮書的瀕危物種,台灣也在2017年把日本鰻列入臺灣淡水魚紅皮書的極度瀕危物種。
但為什麼每年冬天我們都要到河口抓鰻魚苗?鰻魚不是都用養殖的嗎?到底鰻魚是養的還是抓的?為什麼它們都要來到河口?為何特別喜歡宜蘭蘭陽溪口?它們是在哪邊產卵?又為什麼鰻魚苗成為台灣最熱門的走私物種?抓鰻魚苗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鰻魚的生態謎團,跟它的美味程度一樣讓人驚嘆卻又費解。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鰻魚的來龍去脈,將於2025年2月22(六)在宜蘭壯圍蘭陽溪出海口舉辦「蘭陽溪口鰻鰻玩」行程,並邀請捕鰻人家的女兒、同時也是以鰻魚為主題的台大研究生芷晴,以及捕鰻超過60年的芷晴阿公,為大家解說鰻魚、大海與捕鰻人間的種種細節,也邀請宜蘭在地生態廚師vicky為大家烹調宜蘭大海滋味小點。
因為黑潮與地形,蘭陽溪口成為最重要的鰻苗聚集地,每年冬季,龜山島的正對面就是最熱鬧的撈鰻苗基地。這些捕鰻人以命相搏,運氣好時一天可以賺上數萬到數十萬元,所以這幾年很多外勞來撈。但運氣差時一天也許只撈兩尾賺20元,甚至被海浪捲進海中。討海人艱辛故事同時,是在這樣大量撈捕與環境破壞下,鰻魚正面臨嚴重的存亡危機。
蘭陽溪口十分壯闊,撈鰻苗是有趣的人文景觀,其實自然景觀也美,特別傍晚夕陽西下的狼狗時光,天色與海面充滿魔幻。
撈鰻苗重點除了「撈」,更在於「揀」,如何在一堆雜草與生物中正確挑揀出鰻苗,可以自己來問問捕鰻人。
宜蘭壯圍沙丘位於蘭陽溪畔出海口,建築很有特色,當天會先到室內舉辦講座,再到海邊。
宜蘭壯圍海邊。圖中穿青蛙裝是芷晴阿公,正中央穿藍白夾克是芷晴,芷晴是捕鰻人的孫女,前些年念台大研究所時也以鰻魚為研究主題。公視有拍過他們的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yex0aDsKs
本行程特別邀請澳洲學藝歸國的宜蘭在地生態廚師vicky為大家製作鰻魚料理,闡述蘭陽平原滋味。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希望能讓大家看到的有幾點:
1.為什麼都要到海邊撈鰻苗?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法自己繁殖鰻魚苗?問題出在哪裡?
2.到底鰻魚是怎麼來的?鰻魚在哪產卵?如何長大?鰻魚要養多久?鰻魚有多少種類?
3.鰻魚苗為什麼會來到台灣海邊?又為什麼以蘭陽溪口數量最多?捕鰻人是哪些人?鰻苗怎麼捕?為什麼都要晚上捕?
4.為何鰻苗有時一尾上百元,最近又為何掉到一尾10元?鰻魚苗的價格是誰決定的?
5.每年冬天,鰻苗會率先游到台灣,再到中國、韓國與日本,最早游到台灣的這一批號稱「頭期苗」。
6.日本人最愛的就是台灣的「頭期苗」,為什麼?為什麼頭期苗會成為台灣走私最嚴重的商品?到底怎麼走私的?這條走私路線怎麼運作?罰則是什麼?為何禁不了?為何現在我們撈到的鰻苗超過8成都走私出去了,卻不自己養?
7.日本人深愛台灣的鰻苗,以前也愛台灣養大的成鰻。但為什麼疫情之後,日本人卻不再買台灣的成鰻?曾號稱鰻魚王國的台灣鰻魚產業,正面臨崩潰邊緣,彰化鹿港與雲林口湖這台灣主要鰻魚產地,許多魚塭都已經棄養,到底為什麼?
8.每年7月日本土用丑日鰻魚節,如果一人吃一尾,大約會吃掉2億多尾鰻魚。面對鰻魚生態危機,他們正積極發展養殖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了?
9.日本鰻魚飯分為關東派與關西派,除了切腹不切腹差別外,到底還有哪些差別?殺三年、串八年、烤一生,鰻魚飯怎麼做的?蒲燒醬到底怎麼調?又日本鰻魚養殖場長什麼樣?為什麼他們就是喜歡4P或5P的大小?
10.台灣面對鰻魚養殖產業困境,這幾年反而出現了很多專業鰻魚飯餐廳與「白燒鰻」商品與「黑鰻」品種,這產業的變化內涵是什麼?為什麼3P、2P(意指3尾1公斤、2尾1公斤,相當於每隻330公克或500公克)的大鰻魚愈來愈多?這麼大的鰻魚好吃嗎?
11.最後,我們還是希望讓大家自己親眼看看蘭陽溪出海口的壯闊,自己去感受那個海風與海水冰冷,但同時也好好的玩,好好的吃,好好的聽故事。
★本文章資料來源,引用自資深美食記者陳志東Facebook粉絲團:陳志東
2/22 (六) 蘭陽溪口鰻鰻玩。鰻苗限定團
為什麼每年冬天我們都要到河口抓鰻魚苗?鰻魚不是都用養殖的嗎?到底鰻魚是養的還是抓的?為什麼它們都要來到河口?為何特別喜歡宜蘭蘭陽溪口?它們是在哪邊產卵?又為什麼鰻魚苗成為台灣最熱門的走私物種?抓鰻魚苗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預訂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