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可可豆與巧克力這些年不停在國際上獲獎,已成台灣驕傲,甚至最近3年「世界巧克力大賽」ICA亞太區競賽就乾脆把賽場搬到屏東舉辦,更讓台灣巧克力閃閃發光。這短短不過10幾20年光景,台灣巧克力從無到發光,到底怎麼辦到的?
其實早在日據時代台灣就已引進可可樹種植,但一直沒有形成產業,直到20多年前因為檳榔產業崩盤,屏東內埔地區農民在尋找檳榔園出路時發現如果把可可種在檳榔園樹下,既有高溫、又可遮陰、又有暴雨,非常符合可可樹原生的熱帶雨林環境,最重要是又不用急著把檳榔樹砍掉,進可攻、退可守,一時之間蔚為風潮。目前台灣可可樹產地主要集中在屏東,大多種在原本的檳榔園中,面積約2、3百公頃,另外南投、嘉義也有農民種植。
然而,一窩蜂搶種的初期,大家都不太認識可可與巧克力。回想8年前剛剛開始種可可時,屏東高樹喜樂可可園男主人張凱晃跟女主人陳美芳笑著說:「那時我們真的以為可可果成熟後,只要把它採下來切開,裡面就裝著巧克力。」於是種了快兩年後終於可可果成熟,兩人興奮把它採下切開,瞬間就傻眼。


可可果其實就是水果的一種,吃起來很像山竹、釋迦這類水果,黏黏甜甜果膠很多,要讓它變成巧克力,必須先將裡頭的可可豆與可可肉取出進行厭氧發酵5-8天,然後在陽光下反覆曝曬20天上下讓其乾燥,此時果肉果膠消失,成為水份降到7%以下的乾燥可可果,接著以攝氏120度-150度烘烤約20幾分鐘(原理與烘咖啡豆類似),然後再脫殼、輾碎、研磨、精鍊、調溫,粗略概算最少10個步驟後才能變成巧克力。
但早年農民剛開始種植可可樹時,後續的發酵與巧克力製程等技術還沒來得及學會,因此有幾年時間不少農民收成後不知怎麼辦,大呼上當,又紛紛把可可樹砍掉。後來屏東縣政府緊急找來專家為農民授課,加上不少農民自己努力專研巧克力知識與技法,例如內埔鄉文化促進會總幹事黃琬倫積極整合資源鼓勵農民不要放棄,福灣莊園許華仁自己到國外進修取得台灣首位巧克力品鑑師證照,或是有的農民開始嘗試有機、有的研究品種改良與嫁接技術,這讓台灣巧克力在發展初期就走上「莊園」的道路,不是商業化工廠生產,而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風土滋味,再加上農委會種苗改良場開始做可可樹基因定序,屏科大、美和科大等學術單位積極研究發酵菌種等各種技術,學術、農業、商業、品牌等力量一起匯集,這是促成台灣巧克力快速在國際嶄露頭角的主因。
在這過程中,喜樂可可扮演的角色,就是很典型的從不懂到懂的農民,甚至種植短短5年後就拿下2019年世界可可豆大賽(International Cocoa Awards,ICA) 全球前20之A級可可豆榮耀,以及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2018年2面金牌1面銀牌,2020年1面銀牌,也是國內極少數以嫁接、有機方式種植可可樹的可可園。
喜樂可可男主人張凱晃18歲考進中正理工學院,人生從此跟兵器連在一起。畢業後進入海軍陸戰隊,接著再到海軍艦艇負責武器裝備維修,人生的前半生,都在聲納、水雷等武器領域中度過,並曾被派往法國巴黎研習拉法葉艦武器系統,最後在海軍工程處擔任上校退伍前,曾有下屬1千多人。
唸視覺傳達的女主人陳美芳則是前半輩子都做平面設計,一位大家印象中純樸、友善、低調、會上教會的鄰家姐姐。兩人在25歲結婚,一個研究武器、一個研究美學,相親相愛過了20多年。
大約8年前,兩人開始為退休生活編織田園夢,於是美芳去學咖啡,張凱晃一遇休假就陪著一起找農地,最終在屏東高樹找到一片田,原想種咖啡,卻意外看到當時正興起的可可跟巧克力,兩人心想:「女兒那麼愛巧克力,應該要種可可。」可可路就這樣展開了。
那時以為田園夢都是悠閒,真正投入農務後,才知可可樹生長勢態非常茂密,幾乎每天都要入園不停修枝,同一時間,因為有機種植,因此要不停人工拔草,「原本以為海軍陸戰隊很累了,種田之後才知道海陸根本小兒科。」
喜樂可可全園都是有機,來此可以認識從可可樹到巧克力的各種過程,並可在可可樹森林隧道內散步,品味可可茶,DIY可可Lê拿鐵並及品嚐台灣本土巧克力,更重要是,可聽聽農場主人種植的故事與理念,感受台灣鄉村土地的生命力。
喜樂可可咖啡園。可可Lê拿鐵DIY
「用喜樂的心,編織一粒豆子的夢」 本園採用有機栽種方式,從可可到巧克力產品製作,Tree to bar Chocolate採一條龍作業模式,追求健康味美天然好滋味。榮獲2019年世界可可豆大賽(International Cocoa Awards,ICA) 全球前20之A級可可豆最高榮耀。榮獲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ICA) 亞太區2018年2面金牌1面銀牌,2020年1面銀牌。一路上雖有酸、甜、苦、澀~但其中都添加了「喜樂」。
預定行程
喜樂可可咖啡園。食農好玩
透過六感體驗,了解巧克力有趣好玩的風土味,由眼睛觀察巧克力外觀表面,以鼻子聞巧克力味道,用手撥巧克力、耳朵聽其脆度,完成以上步驟驗證巧克力品質,再將巧克力置入口腔,以感情溫度將其融化,以舌尖、舌根及舌葉等部位,輔以賓果連連看遊戲,細細品味巧克力在口腔甜蜜的滋味,以及用心體會。
預定行程
(採訪時間 | 110年11月)